首页 > 最新动态 > 广州市文联“爱的百千万”——一次跨越千里的文艺志愿服务之旅
最新动态
广州市文联“爱的百千万”——一次跨越千里的文艺志愿服务之旅
2025-07-282

“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六站征程正式收官!从广州番禺启程,经惠州惠阳、东莞大岭山、河源老隆、中山五桂山,再到侨乡江门,轻骑兵的足迹遍及南粤大地。广州文艺志愿者“助力百千万工程”惠民巡演,从老城区的文化地标到阡陌纵横的绿美乡村,克服重重困难,以满腔的热情、精湛的艺术为当地群众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这次跨越千里的红色文化之旅,更是广州文艺志愿者贯彻“文艺惠民、文艺为民、文艺乐民”文艺志愿服务宗旨的实践之旅。

  

 音诗舞剧再现峥嵘岁月

由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创编的音诗舞剧《华南烽火 抗战丰碑》,以华南抗战史实为依据,以音乐、诗歌、歌舞等文艺表演形式,回溯党领导广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峥嵘岁月,融合地域特色,插入“粤语”“客家话”的表演对白,在舞台上演绎硝烟中的坚守与呐喊,沉睡的历史遗迹骤然苏醒,“抗战以来最伟大的营救工作”在演员精湛的演绎中重现,大批文化精英得以保护,文化之脉源远流长。文艺志愿者熊思嘉、李白、张朝夕、郭亚维、呼格吉乐、梁丽红、张帅、蔡婧、王放、张力萌、吴博文、李卓等用极具张力的表演,再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保卫家国的峥嵘岁月,一幕幕场景在艺术化的演绎下,穿越时空,直击心灵。

在中山五桂山,当年珠江纵队司令部曾扎根的红色热土;在河源老隆,这里曾是震惊中外的“香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指挥部和关键中转站;在叶挺将军的故乡——惠州惠阳;在东莞大岭山镇、在侨乡江门,当舞台上重现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场景,现场观众眼眶濡湿,那份深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被瞬间点燃。

沿着“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活动的每个站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文艺惠民演出在一个个乡镇与广场热烈绽放。一幕幕精彩演绎轮番登场,点燃了全场的热情。7月的南粤,夏日热浪蒸腾,突如其来的暴雨更不时考验着每一位演职人员。大家灵活应变,随天气切换场地;演员们驱车数百公里,带着几套演出服辗转换装,始终以最饱满的状态、最精湛的表演,为观众呈现最佳风采。

6月26日,英雄的东江纵队重要根据地——东莞大岭山镇,突如其来的大雨丝毫未能影响现场近400名党员干部、市民群众的热情。红色文化展演暨惠民演出转移至室内如期开演。一场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精神血脉的精彩活动接力上演。

7月4日的龙川文化广场,3000余名观众齐聚,现场人头攒动、热情似火。当青年演员们倾情演绎时,观众们自发点亮手机手电筒,随音乐节奏挥动,与舞台灯光交相辉映,将演出推向沸腾高潮。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带来的歌舞、杂技惊艳亮相,龙川艺术团体献上的客家歌谣、抖空竹表演韵味十足,掌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大家都沉浸在这场红色文化盛宴中,久久不愿离去。

7月17日的江门市文化馆剧场外早早排起长队,不少市民带着全家老小前来观演。这场惠民演出以歌曲、舞蹈、杂技、魔术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将家国情怀与岭南韵味巧妙融合。当《红旗飘飘》《灯火里的中国》等时代金曲响起,观众席间千余个手机电筒如星辰渐次点亮,红色文化的炽热与侨乡风情的温婉在这片由观众自发编织的“星光海洋”中达成共鸣。杂技魔术节目引爆全场热情,观众们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惊呼连连。散场时,许多观众仍驻足凝视文化馆外墙的华侨历史浮雕,那些艺术与记忆交融的瞬间,正是江门这座“侨乡”最动人的底色。

历时一个多月,80多名台前幕后文艺志愿者共同参与的“2025红色文化轻骑兵:重走抗战之路”、“广州文艺志愿者‘助力百千万工程’惠民巡演”六站活动已画上圆满句号。活动期间,央视新闻、人民网、南方+、金羊网、南方日报以及当地媒体等进行了相关报道,引起社会极大关注。那些在剧场里回荡的激昂旋律,广场上绽放的欢腾笑脸,雨幕中坚守的演出身影,早已将红色的种子播撒进这片英雄土地的每一寸肌理。传承红色基因的征程从未止步,赓续精神血脉的使命永远在肩。

来源:南国文艺


·END·
中国文艺志愿者新媒体
总审核:李   岩
总编辑:刘  博
助理编辑:赵艺婷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