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艺评论 | “新”的村歌 “心”的呼唤——评2025年“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最新动态
文艺评论 | “新”的村歌 “心”的呼唤——评2025年“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2025-08-211














“新”的村歌 “心”的呼唤

——评2025年“村歌嘹亮”全国集中展演


刘泰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鄂尔多斯圆满落幕


山河川流,乡音乡情,阳光路上,村歌嘹亮。由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内蒙古文联、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强基工程——“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圆满落幕。此次展演自8月15日开启,为期3天,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共48支展演队伍齐聚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面向全国展示家乡风采。闭幕式上,有关领导为展演中的优秀展演队伍、组织单位和结对子指导教师颁发“嘹亮好声音”“幸福好声音”“最佳人气团队”“最佳组织单位”“突出贡献单位”和“最佳指导老师”等荣誉。

在“村歌嘹亮”的舞台上,没有过分华丽的词藻,没有故作高深的语言,也没有繁复的技巧,真实的劳动与生活就是艺术的源头活水。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百姓用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谱写着自己心中的旋律,用心呼唤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向往,他们歌唱的是生活本身,而生活本身就是力量。在“村歌嘹亮”的舞台上,新的创作、新的表演者、新的平台、新的模式,让新时代的劳动者发出最质朴、最生动的心声。

《这就是咱德胜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歌舞队


一、新的创作,用心歌唱美丽故乡


脚下良田千万亩,只爱家乡一寸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景是我们最初认识的世界,构建了我们最初的精神家园。在此次的展演中,荣获“嘹亮好声音”的歌曲《维西阿克吉》,使用意为“非常好”的傈僳族语言“阿克吉”作为题目,直抒胸臆,赞颂家乡。《维西阿克吉》是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娃娃组合的原创歌曲,五位平均年龄29岁的年轻人,运用滇味十足的曲调,辅以颇具摇滚范的配乐,描绘了年轻人眼中的家乡维西,向全国人民展示了“横断山中绿宝石”的风土人情。“蓝生生的天,白生生的云,蓝天白天下,就是咱德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着新希望……”《这就是咱德胜村》用当地老百姓常说的方言感叹德胜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德胜村,过去是典型的贫困村庄,从2017年开始到现在,蜕变为脱贫攻坚示范村,“一颗颗小土豆,变成了金疙瘩”“一排排新民居,代替了老土屋,一条条宽阔大道,迎来了旅游的人”,这首原创村歌唱出了幸福的新德胜,展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活力与效益,展示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关东女人》则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地域人文情怀,在展现东北乡村女性的坚韧与担当的同时,用具有东北民歌风格诙谐而欢快的曲调唱着“嘎巴溜丢脆,吐沫落地是根钉”“猪肉炖粉条,端起酒碗赛豪情”,将一幅东北乡村的生活图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杜甫曾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季羡林曾说“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在“村歌嘹亮”的舞台上,故乡已斗转星移,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月亮,故乡的人也不必望月惆怅,在一阵阵欢快而自豪的歌声中,故乡反倒像是一个个太阳,照耀着远去和归来的人,带给故乡人永远的光和热。

《哩哩美·新盈美》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新兴居委会新盈社区教育学校


二、新的表演者,用心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音乐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条脉络,以民歌、歌舞、戏曲、器乐等多种形式穿越几千年来到今天。古老的曲调和唱词记录着各民族的生活与变迁,成为历史的活化石。能否在讲究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保护好、传承好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十分重要的责任。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村歌嘹亮”的舞台上涌现出一批这样优秀的传承人、继承人。《喊海》,用音乐配合动作再现原汁原味的劳动场景,铿锵有力的声腔,质朴真挚的表演引起了点评嘉宾和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由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长海号子传承艺术团表演的《喊海》,是一首长海号子,其2011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劳动号子的传承随着劳动形式本身的渐渐消失而式微。当地积极组织调研,在资料整理、传承人保护以及拓展艺术表现形式上积极行动,形成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传承方式,进行原汁原味展演的同时,创作《大橹号子红腰带》等情景剧,以新的形式带动和号召更多人加入长海号子的保护传承中。第四代传承人刘玉来有着十年海上劳作的经历,也是本次演出的主要演员。喊海这种劳动形式总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甚至消失,但我们要记住这种令人振兴,心胸为之开阔的劳动号子,它是与海为伴的斗争与豁达,更是了解自然、战胜自然、与自然共处的劳动精神和生存智慧。这就是非遗的价值,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录,更是一种精神的坚守。此外,来自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新盈村委会泮泗村红西海合唱团年龄跨度为5岁到100岁,用心与心的交流歌唱着《哩哩美·新盈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新盛社区福州喜乐合唱团集合了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唱起《畅想榕城》。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在“村歌嘹亮”的舞台上再次实现。


三、

新的平台,用心搭建沟通桥梁


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村歌嘹亮”是老百姓的舞台,国家级的平台。在半年的筹备中,不仅是主办方和承办方在用心、用力的制定框架、完善细节,各个参演队伍所在的村、镇、县、市、甚至省级相关部门均积极联动,从参演队伍的确定,到来到鄂尔多斯,办理入住、参加比赛,以及到闭幕式的演出都全程关注着、参与着。鄂尔多斯市相关部门制定了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接站和欢迎仪式,为每一个参演队伍献上歌舞和哈达。线下观演人头攒动,线上直播和切片也同样受到了网友的热烈欢迎。在为期三天的直播中,有近100家媒体平台同步播出,播放量可观,评论区火热。同时,除开幕式、闭幕式以及2场展演,另设2场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慰问演出、表演嘉宾与参演队伍结对子等活动,用多种形式,以音乐为媒,交流互鉴,拉进彼此的距离,提升艺术品质,促进民族团结。文艺大集是本次村歌嘹亮的一大特色,各参演队伍带来音乐的同时,也带来了家乡有形的、可触摸的艺术珍品。剪纸、玉雕匠心独具,瓷器、茶叶穿越千年。文艺大集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参演者,更加吸引着来到鄂尔多斯旅游的游客,“村歌嘹亮”正在以音乐为纽带,将文艺与旅游串联起来,加上各位嘉宾、名人的实地体验以及感受分享,将鄂尔多斯在草原最美的季节推荐向全国。而凝结着世代传承的非遗技艺的每一件展品,则以最直观、最生动的形态向来往的游客和观众展示着地域文化,在草原上展示出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之美。

“新”的村歌,“心”的呼唤。“村歌”写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嘹亮”的是老百姓的心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在乡村与城市的联结中,始终不变的是普通劳动者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始终不变的是不畏艰险的蓬勃生命力。“村歌嘹亮”展示的是真实的生活,艺术的传承。在这里,专业音乐工作者可以有“坐地日行八万里”的采风奇遇,非专业的参演者可以有“一见如故”的心灵碰撞;在这里,盲人乐队可以放歌,在这里,工人、农民、牧民都可以站在舞台中央。村歌嘹亮,让音乐回归本真,村歌嘹亮,让基层出彩,村歌嘹亮,为祖国歌唱!

·END·

中国文艺志愿者新媒体

总审核 | 李岩

审核 | 吴艳华

总编辑 | 胡瀚博

助理编辑 | 代昕竺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