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羊城广州迎来了一场艺术与体育交相辉映的文化盛会。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志愿者部联合主办,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共同承办的“艺创全运”新大众文艺优秀作品展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启幕。
本次活动紧扣第十五届全运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以文艺为载体,生动诠释了体育精神与城市文化的深度融合。开幕式现场艺彩纷呈,广州市文艺界代表、征集活动获奖作者、文艺志愿者与市民群众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营造了“迎接全运、参与全运、共享全运”的浓厚社会氛围。
十五运会的热潮席卷粤港澳大湾区,风靡大江南北,尤其是具有浓郁岭南风格的十五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让世界惊艳。本次“艺创全运”新大众文艺优秀作品展系列活动,正是广州文艺界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的主动作为和生动实践。活动以文艺为载体,创新性地将体育赛事与大众文艺创作深度融合,通过征集、展示优秀艺术作品,搭建起全民参与的艺术平台,引导公众关注参与全运会和残特奥会,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的体育文化基因。
“艺创全运”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自5月23日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共收到855件投稿作品,分别来自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西、宁夏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等地。经过严格评审,共有170件作品获得特别奖、优秀奖和入围奖。作品涵盖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动漫、短视频、民间工艺等十余个艺术门类,其中不乏功底深厚、构思独特、表达新颖、技艺精巧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众文艺创作的蓬勃生机。主办方从获奖作品中精选出部分优秀作品和特邀名家作品共128件作品专题展出。
展览开幕式在欢快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获奖作品街舞《增城荔秀》作为开场节目,将岭南佳果荔枝的饱满鲜红与街舞的动感节拍巧妙融合,以现代潮流语汇演绎地域风物的独特魅力,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文学类优秀奖作品组诗《写给特殊奥林匹克》的朗诵,深情诠释了体育精神中的人文关怀与生命力量,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歌曲《各就各位!大湾区》旋律激昂,唱出湾区人民参与全运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
随后进行的颁奖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获奖代表依次上台接受荣誉。优秀作品特别奖、优秀奖、入围奖及优秀组织奖的颁发,进一步彰显了活动广泛的参与度和专业的组织力,展现了大湾区文艺工作者与体育健儿同心同行、共赴盛事的精神风貌。
本次展览既是对体育精神的崇高礼赞,也是对广州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艺术表达;既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在重大主题、国家大事的文艺答卷,也是文艺志愿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举措;既是献给十五运会的一份艺术厚礼,更是广州新大众文艺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彰显了广州以文化赋能体育、以艺术服务人民的风采,希望广大市民通过观展进一步感受全运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艺术图景中的
全运气象与城市叙事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与市民群众共同移步展厅,参观“艺创全运”新大众文艺优秀作品展。美术作品中,中国画《飞驰》以笔墨勾勒运动员冲刺的动感瞬间;版画《全运印羊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主题结合,展现广州作为全运承办城市的活力与底蕴。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内容多围绕全运精神、湾区建设展开,体现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融合。摄影区则通过镜头语言捕捉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城市风貌等真实场景,生动呈现“人民的全运”这一核心理念。音乐、舞蹈、短视频类作品通过视听媒介传递激情与感动。非遗展区,特邀在十五运会开幕式表演的醒狮和番禺区沙湾镇的鳌鱼参展,灵动飘逸的形态与流光溢彩的装饰,象征着湾区人民奋勇争先、鱼跃龙门的进取精神,成为观众驻足拍照的热点。展览特别精选了部分儿童以及残障人士作品,展现艺术包容与多元参与的理念。观众在展厅中流连驻足,在笔墨丹青中触摸全运激情,在声光影舞中品味羊城韵味。不少市民表示,通过观展更加深入理解了全运精神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对广州这座城市的认同与自豪。
本次展览作品主题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三大鲜明特色:
一是全民共创性。本次活动的参与群体十分广泛,既有专业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也有普通文艺爱好者的首作首秀;既有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也有初生牛犊的文艺少年;特别是一批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用文艺倾情表达和热情参与,丰富了艺术视角和表达方式。这种全民共创、全民共享的创作氛围,正是“全运精神”与“新大众文艺”相互融合的生动写照。
二是内容多样性。作品大多通过普通人生活的视角,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诠释体育精神,以创新的表现手法展现时代风采。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既是对竞技体育的礼赞,更是对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理念的艺术表达,彰显出新大众文艺开放、多元、包容的鲜明特色。
三是形式创新性。这些作品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审美创新表达,以体育精神、人文精神、时代特征为核心要素,进行多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将专业性与普及性相结合、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今后主办方在传播方面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二次和多次传播,扩大文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观展结束后,“新大众文艺中的全运”专题创作交流会接续举行。会议由知名文艺评论家、部分获奖作者、组织单位代表及文艺志愿者参加,围绕“文艺如何讲好全运故事”“新大众文艺的创作路径与社会价值”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者认为,“艺创全运”活动成功搭建了文艺与体育、专业与大众、传统与当代之间的桥梁,是新时代大众文艺的一次创新实践。大家从创作理念、艺术手法、传播方式等角度分享经验,提出应进一步强化文艺作品的公共性与互动性,推动艺术走进社区、校园、赛场,让文艺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交流会还聚焦“文艺如何服务城市文明建设”这一命题,强调文艺工作者应立足人民需求,聚焦时代主题,创作更多有温度、有筋骨、有道德的作品,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贡献文艺力量。
主办方表示,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文化繁荣的根基在大众文艺。今后,将以此次主题创作征集和展览为新的起点,继续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大众,勇担文化使命,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为人文湾区和文化强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 源 | 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
总审核 | 冉茂金
总编辑 | 胡瀚博
助理编辑 | 王涵轩
